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小花心得】飢餓間奏曲




飢餓間奏曲


 



    飢餓間奏曲 Ritournelle dela faim



    作者簡介


    勒.克萊喬 J. M. G. Le Clezio


    一九四○年出生於法國尼斯。二十三歲時,即以第一部小說《筆錄》榮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賀那多獎」。一九八○年,再以《沙漠》一書獲頒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一九九四年,法國《閱讀雜誌》舉辦讀者票選「最喜愛的作家」,克萊喬榮膺榜首。一九九八年,他又獲頒「摩納哥皮耶王子文學獎」,以表彰他在文壇上卓越的創作成就。二○○八年,克萊喬更進一步榮獲文壇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文學之路攀上顛峰。《飢餓間奏曲》為克萊喬得獎後的最新力作,旨在紀念母親度過的戰爭年代。


    克萊喬的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連串的遷徙建構起來,漂泊則是他們自由的標記。他的作品也常反映出他對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關注,他認為這些原始文明遠比建立在理智上的歐洲文明來得強烈、熱情,對世界也有更為感官性、直覺性的認知。為此,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也以激發讀者的感官為主,表現出「小說的本質不在於呈現重建過的真實感,它有點像舞蹈......能讓一旁觀舞的人覺得『腳癢』」。


    他另著有《金魚》、《偶遇》、《奧尼查市》、《漂泊的星》等作品。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小說的藝術》、《無知》、《不朽》、《緩慢》、《生活在他方》、《相遇》、《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等書。


    以上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111


    封面上『我感覺過飢餓,知道飢餓是怎麼回事』,是我想買這本書的動機。


    我看書有個不好的習慣,其實不太喜歡從序或導讀開始看,這本書是還在上班時中間的休閒小品,最近總算是讓我看完,看完後才去了解一下原來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倒回去看了一下導讀的部份,原來這真的是真人真事喔!下次我想我還是別跳過導讀或序好了。


    書中的女主角--艾蝶兒,是作者母親在書中的化身,這本書是作者是為紀念母親,所寫之回憶錄。


    一群老模里西斯人想念著家鄉,展望著未來,但這個家族卻有個可笑的點,就是艾蝶兒的父親,一個只會說而不會做的人,只會說大話,做大夢,而從來沒有工作經驗,卻做了一堆錯誤的投資,導致家道中落,文中訴說著艾蝶兒『她不是真的感到悲傷,可是眼淚依然順著臉頰流下,弄濕了枕頭,像是從滿水的池子裡溢了出來。她心想,刺穿她的這個洞明天應該會自動消失,她想著想著就睡著了,可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裂開的傷口兩側還是一樣遠。』這段話讓我很心疼,這孩子強壓著痛苦,而堅強的活著身為母親的我,看了直落淚,我也太感性了吧!


    艾蝶兒在20歲時生處於大戰時代,她勇敢的帶著家人逃離巴黎南下到尼斯,再從尼斯躲入深山中只為了家人的安全,這讓我感到恐懼及佩服,大時代女性的堅強,我們現在女性到底是無法跟隨的,假設現在台海發生戰爭,我想我無法保護我的家人,一定是投降的啦!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拜讀的文學小說,我想我將可以繼續研讀下去,文學小說迷人之處真的無法言語。



    1 則留言:

    1. 看到饑餓間奏曲,就想到非洲的落後國家!
      [版主回覆09/10/2010 19:44:45]謝謝你的參觀,說到非洲國家,我想這本更是適合,因為他就是描寫非洲國家的故事喔!【小花心得】就說你和他們一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