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轉載】孩子的「同理心、自主性、溝通法、挫折力」從小養成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46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鍾秀足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特聘教師 程 祺
親子專欄作家 汪詠黛
攝影/steven、造型/林羽鈞
演出/mammy:林芳如、baby:Phoebe


現代孩子所面臨的世界是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而少子化的風潮下,孩子也必須面臨孤獨長大、全球化的競爭、科技日新月異、物質高漲的衝突現象;父母做好準備,陪伴孩子度過這些新穎的未來世界了嗎?
本期透過時事分析,整理出現代孩子最缺乏的4大能力,爸比媽咪請一起來檢視,自己是否也不小心成為「通病」一員。







 



Topic 1.用「同理心」看世界



 



【實境show99.8.29 聯合報



「同學,這是博愛座。」73歲美國華僑胡姓老翁返台度假,昨在新竹市搭公車,要清大鄭姓學生讓座,鄭反嗆老翁「Shut up(閉嘴)!」還比中指。老翁氣得大罵沒教養,鄭一怒之下揮拳打老翁,雙方鬧上派出所。


胡姓老翁眼鏡被打飛、左臉被打腫,不斷流鼻血,衣服上有斑斑血跡,送到馬偕醫院急診室初步診斷,有腦出血、臉頰挫傷合併骨折。他哥哥趕到醫院氣得罵:「這是甚麼社會?老人要學生讓座還被打,真是教育失敗。」揚言要對清大提告。


「真的…很抱歉。」鄭姓學生在派出所時態度懊悔,他說作錯事就要付出代價,不管是老翁提告,還是學校懲處,都願意接受。「但他一直指著我臉罵,還把口水噴到我臉上。」鄭姓學生說,原本要到火車站準備出遊,在公車上當眾被罵,才會發火打人,胡姓老翁也有推他肩膀。雙方在公車上大吵,司機隨後將車開到鄰近派出所。


「博愛座本來就是給老人坐的,年輕人蹺個腳坐著對嗎?」胡姓老翁移民美國卅多年,上月返台,「連我看到孕婦都要讓座了,何況年輕人」。「我真的很傷心。」他說,這一個月他在台灣搭公車,看過很多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裝睡」,不然就是對他視而不見,「我比較雞婆」,看不過去才提醒年輕人讓座。


 



show後觀



除了這則新聞,近來網路上也有「兩個女學生坐在博愛座上聊天,旁邊站著孕婦的照片」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對照這則大學生不願意禮讓博愛座而動手打人的新聞,同樣諷刺此外;「同時連續幾件的性侵案,法官皆以無法判斷幼童意願而輕判」這樣的新聞也讓網友們紛紛激動的連署抗議,如此判決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讓人不禁搖頭大嘆:現在的社會生病了!。
仔細觀看這些案例,不難發現都顯示缺乏「同理心」的行為和心態,這樣的人充斥社會將使其有更多的衝突與暴力;但「同理心」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一種從小就需要培養的能力。


 



2歲後發展同理心



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鍾秀足表示,同理心需要有足夠的認知發展與後天環境的引導,才能慢慢表現出來,約2歲後孩子就慢慢會出現;但若孩子2歲後的認知發展不夠,還是沒有能力去瞭解與體會他人,同理心還是很難產生。


鍾秀足老師的門診案例中,有的小朋友個性容易緊張退縮,因此需要多一點時間讓他熟悉環境,才能卸下心防,對其他陌生的孩子也是需要觀察才交往;而活潑好動的孩子比較隨性,很快就可以接受新鮮的事物,也不感到害怕,但規範的拿捏也相對鬆散,需要一再的提醒。


親子專欄作家黛媽咪則認為,每個小孩的個別差異不同,所發展的同理心行為端視刺激與經驗多寡而論。有些孩子受到較多的外在刺激(親人曾有傷亡、家裏曾有變故等),同理心可能會較早出現;而接觸經驗少的孩子,甚至可能到學齡期才漸漸發展出來。因此,爸比媽咪應多多觀察自己的小寶貝屬於何種特質,再予以教導。


當孩子學會同理心,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心態和行為會變得特別柔軟體貼;就像手上握著一把萬用鑰匙,可以適時的開啟每一扇與人互動的大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會更加柔和溫馨。


 



【爸比媽咪來CHECK!】



常常聽到孩子出現一些「童言童語」,聽起來很可愛也天真,但有些傷人的話或明顯沒有同理心的語句是否也可一視同仁?如果讓孩子從小培養「同理心」,爸比媽咪就要先來檢視自己是否在教養上犯了以下的錯誤,順便也看看專家教您怎麼做,對孩子會更好!


 



通病1.狹隘的視野



小莉媽咪認為孩子還小,最好不要帶他去戶外,尤其室外縣市地區更是很容易讓孩子走丟或染病,因此小莉每天都生活在家裡、挺多就是家裏外面的公園。上了幼兒園後,小莉常常問媽咪很多啼笑皆非的問題:「為什麼○○說週末去花蓮玩,花蓮是什麼啊?」、「**說老家被土石流沖走沒地方住,為什麼不搬家就好了啊?」


 



矯正&叮嚀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特聘教師程祺表示,小莉看似童真的言論,其實隱含了父母過於設限保護區,導致小莉產生的「狹隘視野」。


建議爸比媽咪從小就讓孩子具備宏觀的視野和觀察力,透過戶外活動和郊遊的方式進行,例如:沿途旅行的過程中,孩子會看到不同地區民眾的居住環境、家庭狀況;當孩子對任何景物感到疑惑發問時,就是很好的機會教育(鄉下地區或偏遠山區的家庭較為弱勢,很多都仍有磚瓦房、木造屋,甚至門窗破舊的情形,這是都市孩子很少或接觸不到的景象,父母就很適合趁機介紹差異處為何)。


程祺老師再次提醒爸比媽咪,在分享或觀察的過程中,父母親的角色是分享者而非指導者,讓孩子用同理心去感受世界各處的差異,將會帶給他最完整的人生價值觀。


 



通病2.過度保護



薰尹的爸比和媽咪只有她一個小寶貝,從小就讓她用最好的一切;不僅從頭到腳都穿著名貴的服飾,連吃得東西也都很講究、用的餐具一定要消毒過後才使用。薰尹媽咪更是餐餐都要一口口餵食這小公主,認為孩子還小就是要多寵愛。因此,上了幼兒園的薰尹不能了解為什麼身邊的小朋友為什麼沒新鞋可以換?吃的東西怎麼可以不消毒就吃下肚?這些很基本的差異問題,卻是身處富裕環境的薰尹不能理解的。


 



矯正&叮嚀



程祺老師表示,現代孩子生的少,的確很容易過度寵溺,但還是要讓孩子適時有「親身近距離服務弱勢」的機會。定期帶孩子去弱勢團體(如:育幼院、孤兒院、醫院或是老人院)做志工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可以藉機詢問孩子感受:「寶貝~假如你現在是需要被幫助的人,心情會如何?」「寶貝~假如你身為這個爺爺的家人,會怎麼對待他?」透過服務後的追加問題,孩子會去思考並體會不同角色的立場。


黛媽咪會讓自己的孩子每天處於愛的氛圍中,因此他們也表現出穩定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她會鼓勵孩子將體會過的幸福感受推廣出去,讓自己也擁有同理能力製造這樣的氛圍。透過爸比媽咪的身教和引導,孩子也能在被理解與接納的同時,獲得同理和柔軟的心去看待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人。當孩子能自動自發地去關懷與幫助別人時,別忘了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一個愛的擁抱,讓同理心在小小的心中,穩穩地生根、慢慢的長大!


 


 



Topic 2.「草莓小孩」不是我!



【實境show97.11.07 自由時報


台北縣中和市容貌秀麗的女子楊詠琴前天遭男友馬翃殺害,馬翃行凶後跳樓自殺,警方懷疑馬翃因不滿交往近三年的楊女要求分手而行凶。


「都是媽媽溺愛害了他!」38歲的留美碩士馬翃殺害楊姓女友後跳樓,馬父向楊女家人說,獨子依賴母親成性,20多歲吃飯還要媽媽餵,還經常因情緒失控毆打高齡7旬老母。


楊女繼父郭國鎮說,馬母與丈夫分居兩地,馬翃父親前天到靈堂致意時透露,馬翃從小被母親溺愛,20多歲還要媽媽餵飯,但馬母卻三天兩頭被馬翃拳打腳踢,馬母案發後遲遲沒有現身,楊女家屬頗不諒解,認為馬母刻意隱瞞兒子精神不穩定,才會造成悲劇。


郭國鎮指出,楊詠琴相當乖巧,高中畢業後不久外出遊玩而認識馬翃;當時馬翃自稱從小在美國留學,取得碩士學位後返台在一家美商公司服務,他們夫婦都相當認同,並未反對兩人交往。但楊詠琴母親事後發現馬翃舉止有些怪異,曾打電話問馬翃的母親,她表示馬翃一切正常,加上兩人相戀近一年後決定租屋同居,也就不再過問。


因馬翃一直付不出房租,連行動電話費都要楊詠琴支付,被迫數度搬家,家人才知馬翃所言在美商公司工作是謊言。楊詠琴為補貼兩人的家用,兩個月前去打工,加上繼父每月提供兩萬元零用金,總共四萬元扣除房租及生活所需後所剩無幾。


 



show後觀



爸比媽咪們最近是否常聽到「尼特族」這樣的名稱呢?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簡稱NEET)的特徵就是「不就業,愛在家裡蹲」。起因為現今台灣家長礙於就業市場不佳,不堪子女受苦並放任其終日依賴家中經濟;孩子依附過深後也認為有人養最好,因此產生「不婚不生,只待在家」的現象。


從這樣的現象看出現代父母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不了解父母養育的辛苦、賺錢流的血汗;尤其,獨生子女的風潮席捲,很多家庭是一家三代六個大人對著一個孩子,當然把所有的資源全給這一個命根子,造就的結果就是孩子長大沒受過挫折,甚至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


 



「媽寶」孩子,「孝子」父母



鍾秀足心理師解釋這樣的尼特族現象,追根究底就是父母太過寵溺,存了點錢買了房子,其餘的都留給小孩;孩子不了解需要錢的重要和賺錢的辛苦,紛紛失去基本的奮鬥目標(賺錢)。此外,父母的過度保護也讓孩子經不起挫折,「媽寶」的孩子滿街跑,只要遇上不如意就退縮或逃離,一點承擔責任的能力都沒有,甚至成為如上述新聞中會傷害別人的恐怖份子。


黛媽咪認為時代改變,以往孩子生的多又要繁忙家務,通常孩子能吃飽就開心,反觀現在的孩子不僅要吃飽,還要吃的高級;父母若養成孩子虛榮的金錢價值觀,長大後辛苦的只會是父母自己。回歸孩子應該具備的各項生活技能,透過自己的能力去賺取果實,才能開始了解「責任」的重要性。


 



【爸比媽咪來CHECK!】



程祺老師提醒爸比媽咪千萬不要「小看子女」,過度保護只會導致孩子們「不堪一擊」,無法承擔任何責任;必須改變過度溺愛心態,鼓勵家中的子女學習向外發展和「自己動手」的基本技能。


 



通病1.凡事代勞



汪汪爸比對「女兒是前世情人」的這句話頗為認同,因為打從汪汪出娘胎後,把屎把尿都是爸比親力親為、絲毫無任何怨言。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汪汪都已經要上小學一年級,舉凡穿襪子、穿衣褲、吃飯等都還要爸比媽咪的協助,真難想像進入小學以後,一整天的如廁、午餐等日常行為,汪汪該怎麼辦…


 



矯正&叮嚀



現代父母多是「孝子」(孝順孩子),很多孩子也樂於當個不會生活的「媽寶」,這樣個親子關係真是令人擔憂。因為孩子終究會長大,父母也會逐漸老邁,如果一直維持這樣的模式,當老邁的父母沒有力氣了,不知道如何生活的孩子怎麼辦?孩子從滿月開始就有需要接收的刺激,才能使他各個器官正常發育並成長;爸比媽咪應協助孩子多多刺激發育,疼愛之餘也別因此剝奪正常成長的機會。


此外,鍾秀足心理師提醒媽咪要加強「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像是: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收拾玩具等。剛開始,孩子聽到爸比媽咪說:「自己穿衣服!」、「把玩具整理乾淨!」這些口令時,會感覺模糊且籠統,無法真正嘹解應該做什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爸比媽咪先示範一次(如何穿衣服、如何收拾玩具),口中也詳細的說著步驟,如此一次兩次的交代,孩子就能遵循並養成好的習慣。


 



通病2.自私行為



小寶是個愛計較的小孩,跟鄰居的小小孩們玩耍時,總不喜歡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有時只是妹妹碰到他的玩具,也會惹得小寶哇哇叫不停。媽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分享也沒差,所以不以為意;只是這樣的舉動的確還是「自私」了點,長大會不會也不太懂得「將心比心」呢?


 



矯正&叮嚀



黛媽咪看到各種事件都會與孩子分享,並藉此詢問孩子「假如你是…」的問題;讓孩子藉由想像力來想像自己變成另一種角色時的處境,趁機反思行為。幾次的練習後,孩子較容易站在他人的立場看事情,基本的善心也會發揮出來;倘若爸比媽咪發現孩子對於人的觀察或感受比較難體會,也可以試著從對待動物開始,例如孩子很愛小狗,就從照顧小狗的觀察開始培養「愛心」和「善心」。


此外,不要以賄賂或強迫方式,讓孩子表現「分享」的行為,有些爸比媽咪會以獎品鼓勵孩子表現「無私」的精神,但這樣容易讓孩子用「物質」來衡量是否應該付出,若沒有回饋則分享的行為便消失無蹤。程祺老師提醒,真正的分享必須來自「誠心誠意」,它所激發的良善行為應是不求回報的;倘若看見孩子做出將心比心的行為時,記得給他一個擁抱當作鼓勵,讓孩子從父母的反應中了解這樣的行為是好的、是被肯定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11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轉載】閱讀歷程與NG狀況大破解!






育兒生活 11月號 NO.246


採訪撰文/彭紹怡
諮詢/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兒童療育系講師 童玉娟
演出/漂亮媽咪:黃子瑜 可愛寶寶:鄭尹姍
攝影/陳俊谷


前言:
親子共讀時孩子扭來扭去代表不專心嗎?一直翻頁、跑跳走動、搶發言怎麼辦呢?本篇要從寶寶閱讀的歷程出發,探討寶寶閱讀模式的建立,並提供實用的閱讀技巧與增添共讀氛圍的DIY妙計!







小小孩也要閱讀


閱讀歷程~「圖是表徵」概念的形成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兒童療育系講師童玉娟表示,閱讀歷程有其發展順序,一開始必須從生活中了解孩子的閱讀啟蒙比如走在路上會對招牌感到興趣;路過書局時指著某個圖案;指著某張廣告海報並開口問「這是什麼」或「我想進去看」;當寶貝開始認字時,常會用自己熟悉的字(如名字)去對照其它的字...,這些都表示寶貝開始注意到圖像與文字的樣貌會以一種特定的形式出現,這個時候就是介紹孩子進入閱讀世界的好機會。童玉娟老師指出,這些例子也代表了「全語文」的概念,一般說的閱讀一開始看到的都是圖像,認識圖像後就會認識文字,認識實物到字,再從圖片到字,是從具體到抽象。在幼稚園裡也很常用的技巧,先問孩子小狗怎麼樣叫?汪汪叫後給孩子認狗這個字,小狗的聲音配小狗圖片,從聲音到具體理解,所謂的具體表示能跟生活連結,這個概念也就形成了有聲書。


童玉娟老師再次強調,具體實際物品的連結文字抽象的連結聲音與生活的連結,這些都是構成閱讀歷程的元素。剛開始寶寶會藉由具體物品開始認知,然後圖形會與聲音文字配(繪本裡有類似的概念書)。當寶寶對繪本很熟之後,媽媽就可以把圖片跟文字分別開來,讓孩子開始認字(技巧可以是蓋住圖片或蓋住文字)。拿實物與圖片字卡交換著學也是技巧之一,故應先掌握具體、聲音文字(形、聲、字)三者關係和認識順序,等到孩子開始熟悉也有興趣了,就可以將順序互換對調。


小孩子不會看書是種迷思,因為閱讀是一種後天培養行為


很多爸媽會習慣跟孩子說:怎麼還不去讀書,快去讀書啊!卻沒想到家裡都沒有繪本、故事書,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不看書、也不曾坐下來陪孩子一起閱讀,怎麼能期待孩子天生就愛閱讀呢?閱讀是一種可以練習的行為,小時候如果每天可以固定看書1小時(年紀越小的時間可以稍短,重要的是「固定」),大班時期最好能累積到2小時,等到養成習慣後,長大了也自然會懂得去閱讀。如果父母不曾念過床邊故事給孩子聽,日後孩子對書的喜愛很可能就會打折扣,「一個不喜歡書的小孩,長大後會喜歡閱讀嗎?」童玉娟老師提出一個疑問。


Point演進到自己閱讀


媽媽講過的書就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童玉娟老師並建議可以把父母讀給孩子聽過的書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觸手可及的小書櫃裡,如此則容易引發自主閱讀的動機。爸媽若是沒有時間念故書給孩子聽時,櫃子裡也可放備用的有聲書和CD,讓孩子在需要時可以使用。


靈活教法雙方皆受益
在閱讀時,問問題不要只是問「這是什麼?」、「這是小狗」就結束對話。在孩子回答這是小狗之後,爸媽還可以繼續問:「小狗怎麼叫呀?」「那這裡有幾隻小狗呢?」,甚至可以演變到例如「一隻小狗汪汪叫,那兩隻小狗要怎麼叫呀?」的問題,以類疊法讓互動對話的內容加深,尤其是單位量詞的概念更可藉由這樣的方法來讓孩子自然學習。而因為年齡和理解力關係,有時繪本上的故事孩子不見得聽得懂,家長也要適時改編故事或乾脆自己編故事。當編故事露出破綻(同一本繪本講法不一),寶貝很可能會跟爸媽抗議:「跟上次講得不一樣!」這時候除了可以順勢變化故事情節,也會知道孩子很喜愛那本繪本,家長若需要腳本進行延伸活動,挑這種書就對了!另一個很適合親子一同參與的就是「看圖說故事」這個活動:小孩編一個,媽媽也亂編一個,最後比比看誰的故事有趣,搞不好大人總會甘拜下風喔!


 


Check!如何問與答?


在童玉娟老師的幼幼班教學經驗裡,以5W1HWhoWhatWhereWhenWhyHow)也就是扣住人物事件地點時間原因和過程等)為原則的引導式答法之下教出來的孩子非常會講話,口語表達能力很好。


實例:


3的小女孩運用聽到的說故事技巧,將自身經驗轉化到新編的故事裡;其中的「小咪」和「小熊」可是小小作者刻意的化名安排喔!以下是她說的故事:


「從前有一隻老母雞,那隻老母雞每天只會咕咕咕地叫。然後老母雞有2個小孩,一個叫小咪,一個叫小熊,小咪跟小熊早上起床的時候因為常常賴床,所以老母雞就會一直咕咕咕地叫。吃飯、刷牙的時候老母雞也一直咕咕咕地叫。出門的時候穿鞋子,老母雞繼續咕咕咕。結果,小咪跟小熊吃出門了,好不容易坐上車,小咪跟小熊就一起玩,結果老母雞還是咕咕咕、咕咕咕。小咪跟小熊下車以後,唉,老母雞終於不會再咕咕叫了。」爸比媽咪們猜到誰是老母雞了嗎?


 


Make It Fun!句子的接龍遊戲


句子的接龍遊戲,口頭上或用字卡都好,吸引孩子注意力和練習口語能力的方式。


實例:


由問題à字卡/口語回答的範例如下~


 


你看到什麼?à小狗


 


小狗在做什麼?à坐在地上在等人


 


在等誰呢?à(在等) 小貓


 


 


親子閱讀5技巧分享


1.模仿和說明孩子的聲音和動作


編一則故事(或改編故事)把孩子的特徵融入故事中,當作故事的主角,用化名隱喻的方式把日常生活曾經發生的狀況(如出門不牽媽媽的手、上課時影響秩序等)凸顯在故事裡,也藉此討論事情解決的辦法,並訓練孩子的同理心。模仿特徵時會加上動作,整個過程也會讓孩子覺得非常有趣。


2.增加詞彙或動作


當孩子不太確定故事想要傳達的意義時,家長也可加入多樣的詞彙或句子讓孩子容易了解;比如「平常小咪笑的時候大家都說她好可愛,可是,當小咪在上課時一直咳咳笑的時候,就不可愛了」。又比如插圖出現瓶子時,家長可順便和孩子說:「你看這個瓶子裡面裝什麼呀?瓶子裡頭裝水,讓我們可以喝。」這時,瓶子「喝」等字詞的出現便可增加孩子的語彙,並提供溫故知新的機會。


3.讓詞彙融入生活


比如關於刷牙的繪本,講完故事後,把內容連結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裡,比如問孩子:家裡的狗狗有沒有刷牙?沒有刷牙是不是嘴巴都臭臭的?也可藉由故事問孩子因果問題,比如:沒刷牙會à蛀牙à牙齒痛,具因果關係的單詞可擇一讓孩子自己回答,藉此也更能了解孩子的吸收程度。


4.不斷重覆


有些繪本的字很少,裡頭的插圖通常不是重點明確就是細節繁瑣,對繪本有一定概念的孩子通常對這類繪本著迷,除了可以讓他重覆指出重點外,找尋細部線索的過程也會令孩子充滿成就感。所以家長觀察到這樣的情形時,可適時地加入閱讀以增加認知範圍;當孩子一直要求讀同一本書給他聽時,也不要嫌煩,因為這是極常見幼兒閱讀特徵。另外,故事內容雖足以改變一個幼兒的行為,但故態復萌的情況也常發生,此時也需要重覆同個故事,讓孩子溫習內容以助習慣轉換。


5.增加新概念


相反地,有些孩子會因為同樣的繪本而感到無聊,這時候就要增加新的概念或元素讓孩子有新的思考機會。較為抽象的主題如孝道、公德心、先天差異等,就可從簡單的繪本開始,再慢慢增加新的概念,使故事可以往後延伸。


DIY Ideas-成為故事媽媽!


點子1. 
把不要的圍裙拿來當「故事圍裙」,把舊布剪成小偶及小物品,在圍裙和布人物的背面缝上魔鬼氈,只要把人物分類收集在夾鏈袋中,最後收在圍裙的口代理,就可以不斷累積道具。穿上這樣的故事圍裙,就可以在家中的任何角落成為專業的故事媽媽囉!


點子2. 
只要一張A4大小的紙就可以創造自己的小書喔!


作法:紙橫放對折成長條狀方形(目的是折出折線)à將紙打開直放,由上往下對折再對折à將最後對折部分打開,延中間折線往下撕到過橫中線12à把紙打開,重新直放並左右對折後,翻轉成水平方向,兩手抓住紙的兩端往中心輕推!一本小巧可愛的手工書就出現囉!


點子3. 
家中故事牆:於適宜高度將絨布板貼於牆面,再將孩子喜愛的書中人物影印貼在另一片絨布上然後依形剪下,然後就可以自由運用這個故事牆囉!最適合讓孩子在上面自己重述故事或改編故事!


嬰兒看書


 


 


 


童玉娟


現職: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兒童療育系講師;明新科大、育達科大幼保系講師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教育學碩士


經歷:元智大學幼保系兼任講師、南亞技術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



【轉載】跟小小孩說話8技巧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47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江睿毓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具備了語言與溝通的基礎,與寶寶相處時間最長的媽咪,面對還不會說話、牙牙學語、伶牙俐齒等各階段的小小孩,要怎麼跟寶貝說話與互動,更能引起他開口溝通的慾望?或者有什麼該注意的細節,以免造成寶貝語言上的不良影響?8個小技巧與媽咪們分享。







媽媽多說話是第一個技巧


說話是「聆聽」與「發言」輪流交互產生的,而語言的發展,互動很重要,所以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鼓勵媽媽們,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要多和寶寶說話,這是所有技巧的第一步。


 



技巧1、多說多唱,刺激寶寶溝通慾望



寶寶的聽覺一出生就很好,所以媽咪這時就可以多跟寶寶唱歌與說話,雖然寶寶還不會講話,但他可以分辨不同的人說話的聲音,媽咪跟寶寶說話與唱歌的次數愈多,寶寶聽覺的發展會更快,而且藉由聽覺的發展,寶寶會逐漸明瞭所謂的說話是怎麼進行的,之後會嘗試想要發出聲音跟你溝通。接下來就分不同的階段來談跟小小孩說話的技巧


02個月:專注跟寶寶講話


曾經有一個關於媽咪與寶寶的互動實驗,當媽咪跟寶寶說話時,如果媽咪很專心的看著寶寶說,寶寶也會回看媽咪或是對著媽咪微笑,用微笑來誘使媽咪繼續跟他說話;但若媽咪說話時不看寶寶,分心想做其他事情,此時寶寶會產生沮喪感,就不會想跟媽咪再繼續互動。所以在02個月階段專注與孩子說話是很重要的,要讓寶寶感受媽咪有專心跟他說話,雙方視覺的接觸是必要的,媽咪可以托住寶寶的頭,讓寶寶的眼睛對著媽媽的眼睛(因嬰兒視覺尚未成熟,距離約2030公分較佳)再開始說話,此外,微笑、擁抱、運用動作比較大的肢體語言和較高音較戲劇性的語調,都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技巧2敘述生活上的事給寶寶聽


涂妙如副教授說,其實哭是寶寶第一個語言,媽咪要馬上回應孩子的哭泣就是最佳的溝通,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互動,未來的語言溝通就會漸入佳境。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媽咪該說些什麼話?答案是敘述生活上的事,例如:「你今天喝奶喝得很棒會很快長大喔!」「媽媽現在正在幫你換尿布。」「我唱條歌給你聽」等等;也可加入此階段寶寶喜愛的有押韻與節奏感的兒歌和動作,涂妙如副教授舉自己與孩子互動的兒歌:打電話(捉起寶寶的小腳),喂!喂!喂!(搔搔寶寶的肚子),請到我家吃草莓(親一下寶寶),寶寶小時候很享受這條兒歌與動作,等孩子念小學了,有時還會要求媽媽要再玩打電話遊戲呢。


26個月:清楚的抑揚頓挫語調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想模仿媽咪說話了,有時媽媽講了一段話後會發現寶寶吐吐舌頭,這就是想說話的表示,當然此時寶寶大都只能發出無意義的音,不過已經進入初期模仿階段,媽咪最好放慢說話的速度,說話時要有清楚的抑揚頓挫,讓寶寶可以聽到正確的發音,如果媽咪說話太快或是發音含混不清,寶寶一方面無法跟上媽咪的說話速度,一方面聽到含混的音,對未來說話會有不良影響。


 



技巧3指物/圖命名,累積寶寶字彙量



此階段也進入多吸收新字彙為未來說話做準備的時候,涂妙如副教授建議這時可開始指物命名,也就是媽媽帶寶寶出去散步時,指著看到的花說:這是花,看到植物、昆蟲、建築等等都可以將其正確的名稱說一次給寶寶聽,在家裡洗澡時說:現在在洗澡,喝奶、尿尿等動作也可敘述給孩子聽。對於一些形容詞則可用動作與表情加強孩子的印象,像是很燙、很冰(冰的東西可給寶寶觸摸一下),也可加入以圖片圖案為主的布書、洗澡書來跟寶寶玩指圖命名遊戲,有不同觸感或是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書也是很好的工具可善佳利用。


 



7個月~1歲:用成人的語彙和寶寶說話



經常會在公眾場合發現有些家長喜歡用疊字、寶寶的語彙和孩子說話,涂妙如副教授指出,像是車車、門門這種寶寶語彙建議家長在此階段就不要再說了,因為孩子不但模仿力強,且此時對語詞的理解力也快速,需要聽到正確的語詞。


 



技巧4從事互動遊戲&親子共讀



可以和寶寶玩互動遊戲也可進行親子共讀,因為7個月大以後就可以坐在大人身上進行膝上閱讀活動。語言的發展,互動是很重要的,家長藉由親自說故事給寶寶聽,一方面可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一方面讓寶寶自真實情境中去找線索,讓他可將抽象的語言與具體的事物做連結。


 



11歲半:不厭其煩地面對寶寶的重覆需求



不厭其煩是面對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具備的技巧,因為此階段寶寶會喜歡重複性的東西,像是要媽媽念同一本故事書給他聽,因為重複的故事情節會讓寶寶可預期,可預期就會期待某個字句的出現,寶寶甚至會模仿最後一個句子說出來,這個過程讓寶寶得到滿足與安全感,也借由媽媽念故事的過程模仿真正說話的聲音。涂妙如副教授表示,以她知道的例子,就有孩子要媽咪念同一本書多達十幾次還不想換書,碰到這種情況,還是要請媽咪們繼續耐心的念下去。


技巧5以簡單完整的句子回應寶寶


此外,寶寶也開始嘗試想用語言表達他的需求,但此時的句子多半不完整,媽咪可以視情況示範正確的句子,例如寶寶說:媽媽,水,媽媽可回應寶寶說:媽媽我要喝水,讓孩子理解正確完整的句子,但盡量簡短寶寶比較容易模仿。也建議媽咪在對寶寶說話時加入「形容詞名詞」的用法,例如冰的牛奶、乾淨的手、髒的手等等。


2歲:不要馬上糾正孩子語法上的錯誤


2歲左右是孩子語言的爆發期,之前儲存的能量會在這個時候傾瀉而出,這時要讓孩子多說,但切記不可嘲笑孩子的發音也不要立即糾正孩子說錯的語法,因為嘲笑與糾正會讓孩子退卻,不敢使用自己的語詞,進而造成不喜歡說話的狀況。


技巧6鼓勵孩子以完整的句子表達需求


媽咪要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喜愛說話的2歲,如果孩子的語法不對,媽咪可以示範說一次正確的語法,或是問孩子,「你是說+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或是對孩子說「你下次可以這樣講,然後說出正確說法」,也請孩子重述一遍正確的說法。


媽咪一定要鼓勵孩子以完整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像是孩子想上廁所就要孩子說出:我要上廁所的句子。但若孩子咬字不清楚的說出需求時,家長最好不要立即回應,因為這樣會養成孩子日後說話不清楚的問題,等孩子咬字清晰的說出需求家長再回應,可讓孩子理解說話必須要說清楚才行。


技巧7多念繪本、多說故事給孩子聽


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喜歡聽情節複雜的故事,媽咪可以多念繪本給孩子聽,豐富他的辭彙,故事中的語詞若念起來很順口可以照著念,讓孩子享受文字的韻味,若是故事念起來很拗口,媽咪也不必勉強念,可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說一遍。除了喜歡聽故事2歲的孩子也喜歡聽大人對話,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不可經常出現負面或是不好聽的字眼,孩子可像海綿般吸收得非常快。不過人難免有情緒,如果不小心讓孩子模仿了負面的語詞,當孩子日後說出這些語詞時,家長們可不要再次重複這些語詞,建議嚴肅的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剛剛說的話不好聽,我不喜歡聽到,孩子會理解的。


2歲以後:說話時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


最前面已經說過跟孩子說話時要專注,到了這個階段,視線的接觸依然是重要的,請大人跟小小孩說話時都要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的說話,這樣可讓你們的對話進入美妙的境界。


技巧8製造與同儕相處互動的機會


除了和爸爸媽媽說話之外,2歲以後的孩子也很需要與同儕對話,可增強其說話的動力也可練習團體互動,對孩子是有好處的。當然若家中只有獨子,媽咪也可營造讓孩子多說一些話的機會,例如可以請孩子說故事給媽咪聽,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或找出孩子熟悉的故事,媽媽說前半段請孩子接後半段。


 


 


涂妙如


現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博士


 



經歷: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轉載】幼兒也有自己的秩序感






育兒生活 1月號 NO.248


採訪撰文/彭紹怡
諮詢/台北市私立智寶園托兒所所長 陳鳳卿


寶寶因為堅持己見而在大庭廣眾下尖聲哭泣嗎?因為孩子莫名的堅持經常讓特意規劃的行程無法照原定計劃走、或者澆熄出遊興致嗎?其實,這些看似偏執的堅持,可能都只是來自於寶寶對「內外在秩序」的回應!






 小小偏執狂??


案例1


客人到巧巧家來拜訪,隨手將傘放在桌腳邊,巧巧見狀開始哭鬧,等到客人把傘放回應該放傘的傘架裡之後,巧巧就不再哭了。


案例2


媽媽揹著美美出去玩,因為天氣熱而把外套脫掉,美美卻因此嚎啕大哭,就算旁人怎麼安撫都沒有用。後來當媽媽再將外套穿上時,美美就不哭了。小小年紀的美美因為讓媽媽揹著,對緊貼著的外套產生和媽媽的連結,內心覺得「這件外套就是應該穿在媽媽身上的」,因而產生堅持。


秩序感是什麼?


以上都是和秩序感相關的案例。台北市私立智寶園所長陳鳳卿表示,在孩子1歲多開始學步的時候,會開始對週遭細微的事物感到興趣,比如看地上的頭髮、小髮夾、牆角的螞蟻等都會想要去觀察或觸碰,這就稱為細微事物敏感期;之後,「物體恆存」的概念也才慢慢出現,孩子開始懂得一件東西如果被拿走,即使不存在在原本的空間,也還是存在於另一處,陳鳳卿所長認為,對秩序最敏感的時期應是繼物體恆存概念發展之後而出現的,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很容易就形成某種內在的次序性。秩序感最早是從蒙特梭利的教法原理中出現,對蒙特梭利學派來說是種「與生俱來」的反應,也就是幼兒對周遭環境中物品的排列秩序、或是對生活作息秩序所產生的反應。幼兒內心的狀態常可從臉上表現或肢體行為看出來,當孩子習慣了某種對應秩序時,就很可能因為這樣的秩序被改變而產生不安感、進而出現耍脾氣的行為。


秩序被改變,心理狀態也改變


12歲的孩子在洗澡時發現原本放在左邊的肥皂盒被放到右邊,他便會把肥皂盒放回「原位」。蒙特梭利的書中也有提到一個例子,有位孩子通常都是保母給他洗澡,有天保母請假而由媽媽來洗,孩子卻嚎啕大哭。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人」,換了,而是因為洗澡的「手法」不同了,比如從哪裡開始洗、洗的方向是左到右還是上往下孩子其實都可能對此產生習慣感,也就是一種秩序感。陳鳳卿所長並舉出自己的實例,她分享說,孩子12歲時有過搬家的經驗,當時整個打包和打包上車的過程兩個孩子都有看到,但運送過程孩子並沒有參與,所以孩子直接在新家看到箱子和舊家物品,於是孩子顯得不太安穩。對老一輩來說,這可能是沒有拜地基主的關係,不過對她來說,因為明白孩子有內在的秩序性,也會因此而產生依賴和安心感,於是她在當晚拿鑰匙回去還給房東時,特別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將空屋巡視一遍,同時向孩子說明:「你看,這是爸爸媽媽的房間,東西沒有了、被搬到新家了你房間也是一樣。」後來陳鳳卿所長發現有本繪本《房子,再見》和她的作法完全相同,便覺得更能同理孩子的心。


小大人愛堅持?以下例子好眼熟


比如闔家出去旅行,中途阿嬤要去上廁所時,隨手將皮包交給姑姑,這時大一點的孩子馬上就會說:「這是阿嬤的包包」,甚至還會把皮包搶過來。因為孩子覺得這個包包應該在阿嬤手裡,而不是放在別人手裡;他搶過來,是想把包包還給阿嬤;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可能就會用拉扯或哭鬧來表達這樣的意見了。針對此種情況的對策則是「言語預告」,當阿嬤要去廁所前先告知孩子:「阿嬤要去廁所,你要不要幫阿嬤拿(指著包包)?」或是說「阿嬤要去廁所,我請姑姑幫阿嬤拿」,重點就是要先說明接下來的改變,讓孩子事先知道。


還有一種情況很常見,那就是3歲以上的孩子常常對座位有意見,比如在家裡吃飯誰應該坐哪裡,就算到了外面吃飯也會堅持一樣的次序。孩子會因為這樣的秩序性而要爸爸換位子,或是堅持誰該用哪個碗吃飯等等。陳鳳卿所長再次提醒,這絕對不是因為孩子故意搗蛋或很難教,實在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秩序感使然。


Note


蒙特梭博士從觀察中得知:幼兒從初生幾個月後,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有一種對「秩序」及「一致性」敏感的時期。「秩序」指的就是幼兒能辨認出環境中物品與環境的關係,也記得每件物品放置的位置。「一貫性」是事物進行的固定順序。幼兒基於上述的敏感性,產生對周遭事物的理解,繼而將外界事務的秩序內化,所以在幼兒心智上對事物的順序、物品擺設的位置、人物的呈現,都有一種接近固執的執著,但這也是幼兒認知的途徑。


不是「難教」,而是「秩序感」作祟


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內心對秩序感的追求被父母完全否定或抑制時,就很有可能變得無所適從,沒有主見。當孩子出現對秩序感有所依賴時,若父母只是認為孩子任性、過於自我、不容易溝通的話,很可能就會因為誤會而貼錯標籤,這個標籤也會在誤打誤撞之下成為真正的性格。陳鳳卿所長在此提醒,當父母做任何環境上的轉換時,切記要讓孩子參與所有過程。比如耶誕節或新年到了,很多人會將家裡或教室做一番改變與佈置;很多大人的做法會是趁小孩不在的時候趕快著手改裝,等到孩子一回到家或一到學校,才突然發現環境整個不一樣了。雖然比較大的孩子會感到驚喜,也能明確指出哪裡有改變;但越小的孩子對改變的適應時間越長,也很可能對新環境產生不安全感,所以一般來說最好避免環境上的轉變,若是非得改變的時候,便需要邀請孩子參與(或者,至少看到)改變的過程,不論是清理或擺放等,都讓孩子跟著變動一起進行。


善加利用秩序感,養成好習慣


雖然孩子開始堅持己見,但不可否認地,秩序敏感時期卻是培養寶寶好習慣的絕佳時機。比如想培養孩子睡前刷牙的習慣,當孩子還不會自己刷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每天在孩子睡前幫他清理口腔,同時秩序感也會告訴他:睡前就是要刷牙,因而養成習慣。在孩子秩序敏感期發生之前,父母就必須將環境準備好,如果環境是混亂的,當然孩子被培養出來的就是混亂的敏感性或是對毫無次序感到熟悉。當需要改變時,即使孩子因年紀太小孩不能動手幫忙,父母也可以讓他坐在旁邊看,且同時不斷跟孩子解釋或說明即將到來的轉變。以搬家為例,可以帶孩子先去新家看或給他看新家的圖片;收拾東西時也可讓寶寶知道「這些是寶寶的奶粉還有罐子、瓶子喔」「那箱是寶寶的玩具,寫上『寶寶的玩具』,等到你到新家就可以再拆開」等說明,都能讓寶寶對未知的改變先有準備。用語言和動作來幫助孩子了解變動,讓孩子的秩序敏感心理受到尊重,也能接受改變,提供適應的可能性。


也正因為有思緒秩序的敏感性,孩子的學習才會更順利。陳鳳卿所長指出,萬事萬物都存在一種次序與規範,就心理層面來講,孩子可以產生一種安全感。比如在一個地方如果口渴了,若知道那邊可以喝到水,對這個所在就會產生安全感。所以秩序敏感性也可說是上天賦予人類在適應環境時所非常需要的心理感覺之一。陳鳳卿所長也說,常常有父母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比在家裡乖,其實這是因為幼兒園內提供了相對較有秩序性的作息規劃,流程很清楚地向孩子預告,孩子很能掌握,也很能適應,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相對來講也就比較好帶。


Note


生活順序的一致性並不是要求分秒不差、幾點鐘到了一定做什麼事,而是要按照事情的進行成序。如「用餐」的完整順序為收拾手邊工作à洗手à拿取食物à用餐à刷牙、漱口à聽故事à睡午覺。這是一系列的過程,而非指中午12點就要吃飯。


適合此時間的活動分享


活動1 打結


由於打結有一定的順序,所以可利用孩子對秩序敏感時讓孩子邊玩邊練習。可用毛線穿珠的方式讓2歲半的幼兒練習打單結。利用大顆的木質穿珠和粗毛線可讓孩子容易分辨線的兩邊,對於打結動作也較容易掌握。4歲以上的孩子小肌肉發展較為成熟,可以開始嘗試以蝴蝶結練習板來學打結,至於打真正的蝴蝶結,則5歲以上的孩子較能自行完成。


活動2 擤鼻涕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要教會幼兒擤鼻涕似乎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這時,幼兒對秩序敏感的特點就可以好好來利用!一步驟一步驟有秩序地進行擤鼻涕的練習,寶寶也可藉此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喔!


步驟:


1.取一張衛生紙,放置桌面。


2.雙手分別握住衛生紙下端的兩角,由下向上,對齊上端左右兩角。


3.左手壓住左側,右手掌由左向右,撫平摺線,確定折成平整長方形。


4.將摺好的衛生紙摀住鼻孔。


5.先壓住一側鼻孔,將鼻涕擤出,再換另一側。


6.將衛生紙左右對摺後丟入垃圾桶。


陳鳳卿


現職:台北市私立智寶園托兒所創辦人兼所長


學歷: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班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
   美國AMS蒙特梭利合格教師
經歷:教育部幼稚園所輔導計畫專家學者


   台北縣公私立托兒所評鑑委員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講師


      長庚技術學院幼保系講師